品牌商和原料商头上的两座大山:三角债和无法快速变现的茶叶!
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
下载APP 下载APP
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

品牌商和原料商头上的两座大山:三角债和无法快速变现的茶叶!

茶商张老板一直忽悠老杨,跟他一起包茶园。

理由也很充分:低价包进来,2年回本,剩下的2年就是纯赚。

像冰岛坝歪、梅子箐这类山头,已经有很多茶友支持,包茶园也能卖完。但其它山头,风险太大。

当时,老杨还特别写了篇文章《很多传统茶企,将面临生死考验!》(戳蓝字可阅读)警示一下老张,让他看清楚形势。但这哥们不知听了哪个专家的励志演讲,硬是要干。

然而,算盘打得啪啪响,现实却很残酷,两年不到,一腔热血被干得负债累累。

不仅是老张,这几年,大量囤茶、包茶园或大量收鲜叶做茶的人,都被折腾得毫无脾气。

这再次印证了:在原料重投入的山头茶市场。茶叶,卖掉才是财富,如果卖不掉,就是负债(除非原料款全部结清)。

茶商囤茶,有一万个理由

茶商囤茶,理由很充分,比如:

有的产品,每年都做,不能让产品出现断层。万一哪天品牌做起来了,产品断层了不好(都还没做起来,急个啥)。

有的茶商,对茶有无限的情怀,茶是知己,爱茶爱的深沉,只要吃饱穿暖,剩下的精力,都奉献给茶。

有的茶商,以前尝到大量走货的甜头,一单赚了几十万。现在大量囤茶,期待着哪天再来一单,人生就此逆天改命。

有很多茶友来找老一点的茶叶,而手里却卖完了。所以,现在存茶,不用担心老了没有茶叶卖。

当然,也有无法理解、实在想不通的理由:有的茶商觉得,不囤茶就没有市场。

总之,茶商只要提起囤茶,有的是理由。但理由再多,也要看清风险。


三角债,容易资金链断裂

如今,原料价格很高。主动囤茶的人少了,很多茶商是被动囤茶。

包茶园,能够以更低的价格拿到原料。

包茶园是大开支,很多茶商无法一次性付清原料款。先把客户定制或经销商的钱给茶农,余下的,等茶叶卖掉再付给茶农。

如果茶商的客户能按时付尾款,茶商也能把茶农的原料款付掉,如此,大家都好。

然而,这几年的行情,无法按时支付尾款的事,常有发生。

这就成了三角债,经销商或客户欠茶商,茶商欠茶农。

向未来借钱的恶性循环

表面上看,是茶商欠茶农货款。

所有负债,都是向未来的自己借的,要用未来的时间慢慢偿还。

一旦经销商或客户没有把尾款补上,茶商资金链断裂,就只能自己卖茶买单。

比如,一个包茶园的茶商,一年纯利润是40万(山头茶原料决定了利益分配方式,茶农吃肉,茶商喝汤,茶商卖茶开支、运营、人工、仓储等成本大,有的茶商可能挣不了这么多),

茶商却欠了茶农200万的原料款,也就是说:理论上,未来5年不吃不喝才还得清。

茶商也是上有老下有小,一年开支20来万。要整整10年才能还请这笔原料款。把自己未来十年,都牢牢绑在还债的路上了。


一年还不清,来年还得做茶

欠着茶农原料款,来年又不好意思收别人家的茶叶,不然,跟上一家茶农翻脸了,要立马还债。只能收以前的茶农家的。

茶农说:你欠着的钱,先不急,可以每个月还点。但是,我们茶农的茶叶不好卖,你多收点,我给你再便宜点。

茶商只能硬着头皮或多或少再收点。最后,雪球越滚越大,负债累累。变成了茶农家的打工仔。

这类欠茶农货款的茶商,通常是品牌商、毛料商,曾在山头茶红利期赚到大钱的风云人物。

囤茶的风险之所以大,在于:三角债关系,容易导致资金链断裂。

或是,一旦市场艰难,茶叶无法在短期内变现,茶商只能自己还债。

三角债和难变现,任何一个,都够茶商喝上一壶的。

轻装上阵,才是明智之选

如今,时代已经变了。

产业配套已经生熟,轻装上阵才是最好的选择。

有的茶商,自己有个小品牌,做的其实是定制的生意。

有多少市场做多少茶叶,能卖掉30公斤古树,春茶就只定制35公斤。多几公斤,慢慢也能卖掉,资金压力不大。


这几年,卖茶轻装上阵的茶商,小日子都过的不错。

就连老杨这种连茶叶好坏都喝不出来的95后,认准冰岛老寨、冰岛坝歪、娜罕、梅子箐、忙肺、曼岗几款茶。

只要做好品质,慢慢积累,薄利多销,都能在市场分到一杯羹。

毕竟,茶业,入门门槛低,还是个天道酬勤的行业。

来源:普洱话江湖,信息贵在分享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